黎雋維:香港最古老的戲院 — 皇都戲院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12/31 12:57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經濟日報資料室

筆者家住北角二十多年,小時候坐車由英皇道經過炮台山附近,經常被這一座建築物吸引。

它的體量不高,天台上卻有著一個形態突出的混凝土框架結構,使它在鬧市中特別顯眼。它好像一個公共雕塑品,佔據都市的一個角落,訴說一個越來越少人記得的故事。

那是香港最古老的戰後戲院建築 — 皇都戲院。今時今日再經過此地,大家或許不會留意到這座建築。原來的外牆已經被大型廣告板完全遮蓋。而當中的皇都戲院,亦早已在1997年結業。

經過幾次轉型之後,筆者也搞不清楚現在經營的,是桌球會還是麻雀會之類的場所。今日我們只能在舊照片上,找回一些蛛絲馬跡,重新刻畫關於這座建築的面貌。

可悲的是,在網上搜尋皇都戲院的資料,卻盡是財團收購報捷的新聞。面對商業市場,這類衰敗的歷史建築,佔不了任何版面。那種舊日的摩登時髦,曾經的優雅氣質,在香港經已消散殆盡。

皇都戲院的前身為璇宮戲院,由香港影業巨子歐德禮(Harry Odell)所興建,於1952年建成。建築設計由建築師劉新科及George W Grey主理,以現代主義建築的美學設計。建築位處於英皇道及電廠街的交界,先天上有兩面外牆。

但是,建築師卻設計了一個弧形立面,將兩面外牆連續,使建築看起來更加有氣派。孤型的簷篷設計亦特別強調了這個意圖。

而且簷篷比例上向外延伸跨度很大,這亦呼應了現代主義對於表現結構性能的美學概念。在建築的弧形立面上,有一個出自名家梅雨天的中式浮雕裝飾。

我們可以窺見得到,當年香港的建築設計,有意識將中華傳統文化,跟西方傳入的建築設計風格揉合。

在建築的天台上,有一個拱型的混凝土框架結構,支撐著戲院內部的天花。由於戲院在功能上需要一個大跨度的室內空間,又不宜架設柱子。因此,使用一個外骨架結構系統,便可以解決這個設計問題。

美學上,我認為亦能夠呼應其他同期的建築師,對於表現結構性能,以及美學上對於未來感(Futuristic)的追求。在50年代的香港,這算是一個非常前衛,亦趕得上國際潮流的設計。有一些說法則認為,天台的拱型框架屬於對蘇聯建構主義風格的模仿。

這樣的建築出現在左派大本營的北角區,似乎亦無可厚非。然而,我偏向對這個講法抱有懷疑態度。原因是,蘇聯建構主義自從30年代開始,就漸漸被斯大林強調意識形態的建築風格所排斥。

在當時,這個風格的選擇未必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方向。於50年代的時代背景來看,我偏向認為將它歸類為因為太空時代的來臨,在美國應運而生的Googie Architecture 更為貼切。這亦跟戲院的原業主-Harry Odell的美國籍背景脗合。

 

筆者不知道這個卡在時代之間的不幸者,會否令其作為歷史建築的價值打折扣。風格定位上的不同,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對它的評價。或者從一開始,我們就不應為舊建築定下一個所謂的價值。

那些是只有專家才能明白的東西。我們應該要好好做的,是評估該建築物,在社區之中是否孤例,對於構成社區的歷史和記憶,是否一個關鍵。

如果建築附合這兩個因素,就好應該獲得保育。香港歷史有其獨特性,構成本土身份的歷史文物,都集中在戰後,即是六、七十年以內的歷史。

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本土性,如此依賴自身的近代歷史。因此,世上並没有一套要求全面保護近代建築的政策。遵從所謂國際慣例,也因此成為了香港保育政策,面對承傳本土歷史的責任時無力、脫節的原因。

原文刊於建築評論人黎雋維網誌《城市研究小組》,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。

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,原題為〈鬧市中靜靜地死去的瑰寶 ── 皇都戲院〉

撰文 : 黎雋維 建築評論人